崔永熙坐在训练馆的地板上,汗水顺着脸颊滑落。刚刚结束的5对5对抗赛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考,而他甚至没有时间充分复习。八个月的康复期,每一天都在与时间赛跑,与身体里隐约的疼痛作伴,只为重新站在球场上。然而,NBA球队的试训邀请来得猝不及防——他们不需要看他的恢复数据,不需要看他的个人技术展示,他们只要求一件事:立刻上场,打一场真刀真枪的全场对抗,用实战表现来决定是否值得一份双向合同。
这种简单粗暴的选拔方式,像一盆冷水浇在心头。八个月来积累的焦虑在那一刻达到顶峰。身体的反应是否跟得上大脑的指令?受伤的部位能否承受高强度碰撞?战术意识是否生疏?所有不确定性在赛前一刻化作沉重的压力。他知道,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训练赛,而是通往梦想的最后一道关卡,机会只有一次。
然而,当他真正踏上球场,熟悉的球感逐渐回归。每一次跑位、每一次防守切换、每一次接球投篮,都在唤醒肌肉深处的记忆。他意识到,八个月的康复并非徒劳。那些枯燥的力量训练、那些反复的投篮练习、那些细致的录像分析,早已将技艺融入本能。焦虑仍在,但已被一种更强大的信念覆盖:他准备好了。
这场比赛,他不仅是在向球探证明自己,更是在向自己证明——所有的坚持与等待都是值得的。当终场哨声响起,无论结果如何,他都已经赢得了最重要的胜利:跨越自我怀疑,重新找回对篮球最纯粹的热爱与自信。NBA的梦想之路从来不易,但这一刻,他用自己的方式给出了答案。